雜詩十二首其七拼音版注音:
rì yuè bù kěn chí , sì shí xiāng cuī pò 。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hán fēng fú kū tiáo , luò yè yǎn cháng mò 。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ruò zhì yǔ yùn tuí , xuán fà zǎo yǐ bái 。
弱質(zhì)與運頹,玄發(fā)早已白。
sù biāo chā rén tóu , qián tú jiàn jiù zhǎi 。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jiā wéi nì lǚ shě , wǒ rú dāng qù kè 。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qù qù yù hé zhī ? nán shān yǒu jiù zhái 。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雜詩十二首其七翻譯:
日月如梭不緩慢,四時相催不停步。寒風吹動枯枝條,落葉覆遮滿道路。弱質(zhì)時運共減損,黑發(fā)早白已滿頭。白色標記在頭上,當知日暮漸窮途占家似迎賓之旅店,我如過客將行去。前行將要去何方?南山陶氏舊墳?zāi)埂?/p>
雜詩十二首其七賞析:
此詩寫時已入冬,由草木蕭落聯(lián)想到漸進衰老、死亡。詩人一方面感嘆歲月飛逝,不知不覺中就已經(jīng)鬢發(fā)斑白,步入了“前途漸就窄”的晚年,另一方面又以平靜的心態(tài)來對待衰老甚至死亡。陶淵明繼承了《古詩十九首·人生忽如寄》中以人生為寄于世上的信條,從而堅信有來必有去,“南山有舊宅”,詩人坦然的心態(tài)就好像把人生當作了一次旅行,對待死亡就如同回家般平靜自然。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 ,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guān)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云,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跡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后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后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jīng)典,愛閑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稑s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fù)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ā杜c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