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宮拼音版注音:
xiāng bō rú lèi sè liáo liáo , chǔ lì mí hún zhú hèn yáo 。
湘波如淚色漻漻,楚厲迷魂逐恨遙。
fēng shù yè yuán chóu zì duàn , nǚ luó shān guǐ yǔ xiāng yāo 。
楓樹夜猿愁自斷,女蘿山鬼語相邀。
kōng guī fǔ bài yóu nán fù , gèng kùn xīng sāo qǐ yì zhāo ?
空歸腐敗猶難復,更困腥臊豈易招?
dàn shǐ gù xiāng sān hù zài , cǎi sī shuí xī jù cháng jiāo 。
但使故鄉(xiāng)三戶在,彩絲誰惜懼長蛟。
楚宮翻譯:
湘江如淚色一般又清又深,屈原的冤魂隨浪而去,他的怨恨永無絕期。
夜晚的楓樹林中猿啼使人愁斷腸,唯有穿著蘿帶的山鬼相邀。
埋在土里,身形腐敗,魂魄難以招回,更用說是葬身魚腹了。
只要楚地后人還在,誰會可惜那喂食蛟龍彩絲包的食物?
楚宮賞析:
這首詩不同于其他憑吊屈原的詩文,它并未從屈原的人品才能和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著筆,通篇自始至終緊緊圍繞住屈原的“迷魂”來寫:首聯(lián)寫迷魂逐波而去,含恨無窮;頷聯(lián)寫迷魂長夜無依,凄涼無限;頸聯(lián)嘆迷魂之不易招;末聯(lián)贊迷魂終有慰藉。這樣圍繞迷魂來構思,內(nèi)容集中,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反復書寫,從而使詩具有回環(huán)唱嘆之致。
詩的前四句是以景寫情。屈原忠而見疑,沉湘殉國,此詩亦即從眼前所見之湘江落筆。“湘波如淚色漻漻,楚厲迷魂逐恨遙”。對著湘江,想起屈原的不幸遭遇,詩人悼念不已。在詩人的眼中,清深的湘波,全都是淚水匯成。這“淚”有屈原的憂國憂民之淚,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淚,也有詩人此時的傷心之淚。湘江流淌著不盡的淚水,也在哀悼屈原。而在這如淚的湘波之中,詩人仿佛看到了屈原的迷魂。“逐恨遙”寫迷魂含著滿腔悲憤,隨波遠去,湘江流水無窮盡之時,屈原迷魂亦終古追逐不已,其恨亦千秋萬代永無絕期?!昂蕖弊趾汀皽I”字,融入詩人的強烈感情,既是對屈原的悲痛哀悼,也是對造成屈原悲劇的楚國統(tǒng)治者的強烈譴責。
頷聯(lián)又從湘江岸上的景物再加烘托。這聯(lián)化用《楚辭·招魂》、屈原《九歌·山鬼》語句?!皸鳂湟乖场?,是說經(jīng)霜的楓樹和哀鳴的愁猿,構成一幅凄楚的秋夜圖?!俺睢奔仁窃吵睿彩敲曰曛?,而猿愁又更加重迷魂之愁。下句的“女蘿山鬼”即以女蘿為帶的山鬼。“語相邀”既指山鬼間互相呼喚,同時也指山鬼們呼喚屈原的迷魂,境界陰森。長夜漫漫,楓影陰森,迷魂無依,唯夜猿山鬼為伴。此聯(lián)景象凄迷,悲情如海,讀之使人哀怨欲絕。
下面四句似議似嘆,亦議亦嘆,抒發(fā)詩人內(nèi)心的慨嘆。五、六兩句是說:即使屈原死后埋在地下,其尸也會歸于腐敗,魂也難以招回;何況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魚蝦龜鱉之中,他的迷魂就更難招回了。以上三聯(lián),都是感傷悲嘆,末聯(lián)情調一變,由凄楚婉轉變?yōu)榧ぴ礁甙?,以熱情歌頌屈原的忠魂作結。這一聯(lián)糅合了《史記·項羽本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典故和《續(xù)齊諧記》楚人祭祀屈原的傳說。意思是說:只要楚人不滅絕,他們就一定會用彩絲棕箬包扎食物來祭祀屈原,人民永遠懷念這位偉大詩人。
這首詩化用《楚辭》和屈原作品中的詞語和意境入詩,而不著痕跡,讀來語如己出,別具風采;全詩以景托情,以感嘆為議論,使全詩始終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氣氛;內(nèi)容上反復詠嘆使此詩“微婉頓挫,使人蕩氣回腸”(清翁方綱《石洲詩話》評李商隱詩語),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