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山拼音版注音:
cóng lái xì rì fá cháng shéng , shuǐ qù yún huí hèn bù shēng 。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
yù jiù má gū mǎi cāng hǎi , yī bēi chūn lù lěng rú bīng 。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謁山翻譯:
自古以來,就沒有能系住太陽的長繩,逝水東流,白云舒卷,更令人悵恨不勝。
正想向仙人麻姑買下滄海,哎,只剩得一杯春露,其冷如冰。
謁山賞析:
時間的流逝,使古往今來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隱這首詩,所吟詠慨嘆的盡管還是這樣一個帶有永恒性的宇宙現(xiàn)象,卻極富浪漫的奇思異想,令人耳目一新。
“從來系日乏長繩”,詩人開篇運用典故,表達了時間一去不可留的悵惘之情。古人想用繩子來拉住西沉的太陽,以此挽留時光的流逝,可是又哪有這么長的繩子呢?事實上從來就沒有系日的長繩,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時間無窮無盡的流逝?!八ピ苹睾薏粍佟保歉咄h,但見滾滾江河向東流去,永無休止。這一日日、一天天、一年年相似的每一刻仿佛都在重來,鳥去又飛回,春去又春歸,但就是這表面的輪回中,有多少崢嶸的歲月在無情地流逝。輪回一日意味著一天已經過去,輪回一春,意味著一年已過去,從老人到兒童的輪回,意味著一代人已經過去。太陽日復一日的東升西落,春夏秋冬循環(huán)往復的不斷更替,這其中蘊含了人生、社會和宇宙的多少悲哀和無奈。
詩人傷感至極,似乎已經山窮水盡,詩人卻由“恨”忽生奇想,轉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境:“欲就麻姑買滄?!保尾话褱婧YI過來,如此一來,時間就可以永遠由我來把握了!自古百川歸大海,把滄海買過來,流逝的一切不就又重新回來了嗎?現(xiàn)在滄海已屬于麻姑了,不如去向麻姑買下來。乍讀似覺這奇想有些突如其來,實則它即緣“系日乏長繩”和“水去云回”而生。浪漫主義的思維賦予了詩人極盡的幻想,在感嘆人世短暫,時間飛速流逝的迷惘中似乎發(fā)現(xiàn)了極好的辦法。不過,縱然有此想法,麻姑又在哪里?又用什么東西去與她交換這宇宙的瑰寶?自古以來。朝代變遷,滄海變桑田都是不爭的事實,又有誰能擺脫命運的軌跡?縱有了滄海在手誰又能保證它不又會變成桑田。 “一杯春露冷如冰”意為,蓬山周圍的海水,據(jù)說現(xiàn)在也變淺了,將又一次要變成陸地,也許麻姑也拿它沒辦法了,詩人抓住這一點加以發(fā)揮,將滄海變桑田的過程縮短為一瞬間,讓人透悟到這眼前的一杯春露,不過是浩渺的滄海倏忽變化的遺跡,頃刻之間,連這一杯春露也將消失不存了。一個“冷”字,揭示出時間的無情、自然規(guī)律的冰冷無情和詩人無可奈何的絕望情緒,詩人曾一度豪情萬丈的幻想,瞬間又黯淡下來。 詩末兩句跨度極大,由對浩瀚的海水充滿了無窮的幻想到瞬問的返回現(xiàn)實,這一時空的跳躍,落差之大,讓人無法接受,然而也正是這極大的反差,才進一步烘托出了詩人極大的感傷:畢竟時間一去不復返,人生苦短,自己人生旅程過半,尚一事無成。
詩人將一個古老的題材寫得這樣新奇浪漫,詩情畫意,也許正可以借用和詩人同時的李德裕說的一句話來評價:“譬諸日月,雖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此所以為靈物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