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縣歷山集詩拼音版注音:
chóu shēng bái lù rì , sī qǐ qiū fēng nián 。
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風(fēng)年。
qiè bēi dù héng mù , lǎn tì diào kōng shān 。
竊悲杜蘅暮,擥涕吊空山。
luò yè xià chǔ shuǐ , bié hè zào wú tián 。
落葉下楚水,別鶴噪?yún)翘铩?/p>
lán qì yīn bù jí , rì sè bàn kuī tiān 。
嵐氣陰不極,日色半虧天。
jiǔ zhì qíng xiāo sè , píng zūn huán wǎng rán 。
酒至情蕭瑟,憑樽還惘然。
yī wén qīng qín zòu , xū qì fāng liú lián 。
一聞清琴奏,噓泣方留連。
kuàng nǎi kè zǐ niàn , zhí zhì sī zhú jiān !
況乃客子念,直置絲竹間!
無錫縣歷山集詩注釋:
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里,開暗紫色小花。
攬?zhí)椋阂嘧鳌皵G涕”。揮淚。
嵐氣:1.山中霧氣。2.指瘴氣。
蕭瑟:形容風(fēng)吹樹葉的聲音,一般作為形容詞使用,形容環(huán)境冷清、凄涼。
無錫縣歷山集詩賞析:
無錫乃江南佳麗之地,平疇千頃之中又有山水之勝。此詩所寫無錫縣歷山,即今之惠山,迤邐于城西。其間林木蔥蘢,山幽澗碧,流泉映帶,峰回路轉(zhuǎn),相傳楚國春申君飲馬之黃公澗與唐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之惠泉即在于此。登山遠(yuǎn)眺,可望見三萬六千頃太湖的波光帆影。惠山原名慧山,因西域僧慧照嘗居之,故名,它的別名眾多,如九龍山、西神山、華山等,歷山即是其中之一。江淹此詩寫于在惠山與友朋聚會之時,故名“集詩”。詩人置身于山水泉石之間,但他所展現(xiàn)的卻是一幅寂寥蕭瑟、凄清冷落的秋色圖,抒發(fā)的是一種哀傷惘然之情。
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白露”是秋天來臨的標(biāo)志,它往往隨著秋風(fēng)颯然而來,所謂“涼風(fēng)至,白露降,寒蟬鳴”(《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即是。所以秋風(fēng)白露常觸發(fā)人歲月流逝的傷感?!俺钌?、“思起”,點明觸景生情,情與景偕,而非借景傳情式的含蓄蘊藉。此聯(lián)從修辭上說用的是上下相補的互體手法,亦即是說秋風(fēng)乍起,白露初降,頓使人生起百端愁緒。一事而分置兩句,有迂曲回環(huán)之致,令人感受到詩人的愁腸百轉(zhuǎn)。接著以“竊悲”與“擥涕”兩個動作帶出了空山日暮的景色,悲而出涕,顯示出愁情轉(zhuǎn)深。杜蘅是一種香草,《離騷》中曾提到:“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鼻运扔髻t才。這里,詩人一方面流露出自嘆身世,自傷遲暮的感慨;另一方面,面對寂寂空山,又向長眠的逝者表達(dá)了悲憫憑吊之意,雖然幽明相隔,生死異域,但都統(tǒng)攝于悲情之中。如果說前四句的景物是從抒情中帶出的話,那么后四句則純?yōu)閷懢埃恳环N景物中無不浸潤著深沉的哀愁。那紛紛墜于水面的落葉,那飛過田野,發(fā)出凄戾叫聲的孤鶴,那山間無盡的陰氣,天上昏暗的日色,無一不在渲染著濃重的沁心徹骨的悲情愁緒。
詩的后六句則通過對宴會情景的描繪進(jìn)一步抒情。置酒高會,流連勝景,本是賞心樂事,而詩人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前人稱“酒為歡伯,除憂來樂”(《焦氏易林》),“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但詩人在此卻感嘆:“酒至情蕭瑟,憑樽還惘然?!泵谰撇晃ú荒芙鈶n,反而平添一層愁情。琴音侑酒,理應(yīng)助人雅興,而詩人竟至唏噓泣下,更何況絲竹管弦之間融入了客子的羈旅情懷呢!這一段在修辭上運用反接之法,出乎常情,有翻跌頓挫之妙,更為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感情。
劉熙載《藝概》稱:“江文通詩有凄涼日暮,不可如何之意。此詩之多情而人之不濟(jì)也?!睆浡诮驮娭械谋谐罹w正可從其人生遭際中尋出根源。江淹何時在無錫作此詩,難以確考。他曾為宋建平王劉景素的屬僚,隨景素至荊州。據(jù)《南史·江淹傳》:“景素專據(jù)上流,咸勸因此舉事。淹每從容進(jìn)諫,景素不納。及鎮(zhèn)京口,淹為鎮(zhèn)軍參軍,領(lǐng)南東??へ>八嘏c腹心日夜謀議,淹知禍機將發(fā),乃贈詩十五首以諷焉?!焙蠼鸵蚴掠|怒景素,黜為吳興令,景素兵敗被戮,江淹幸免于難。因而詩中的悲秋傷懷,日暮途窮之感正是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危機感的反映。
江淹此詩頗得楚騷的神韻。明許學(xué)夷說:“文通五言善用騷語?!保ā对娫崔q體》)不僅措辭相類,而且意境亦多借鑒。那云水凄迷的太湖惠泉,那林木幽邃的惠山申澗,都與沅湘洞庭、九嶷蒼梧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首詩中讀者不難聽到“嫋嫋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之類詩句的回響。此詩在手法上也采用了楚騷式的鋪陳,故以賦體為主。前四句寫情則是:“愁生”,“思起”,“竊悲”,“擥涕”,層層遞進(jìn),展現(xiàn)感情之加深;寫景則是:“白露”,“秋風(fēng)”,“杜蘅”,“空山”,秋之景物,一一呈現(xiàn)。下四句亦是鋪陳各種景物,但賦中有興,觸發(fā)起后半部分的抒情。而最后的抒情也是通過一系列的動作的鋪敘而完成的“酒至”,“憑樽”,“一聞”,“噓泣”。說江淹之詩有楚騷的遺響,當(dāng)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