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二首其十一拼音版注音:
wǒ xíng wèi yún yuǎn , huí gù cǎn fēng liáng 。
我行未云遠,回顧慘風涼。
chūn yàn yìng jié qǐ , gāo fēi fú chén liáng 。
春燕應節(jié)起,高飛拂塵梁。
biān yàn bēi wú suǒ , dài xiè guī běi xiāng 。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xiāng)。
lí kūn míng qīng chí , shè shǔ jīng qiū shuāng 。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chóu rén nán wéi cí , yáo yáo chūn yè cháng 。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雜詩十二首其十一翻譯:
此行離去家不遠,回顧悲凄風正涼。春燕依時已返家,高飛戀戀繞屋梁。悲哀大雁無居處,陸續(xù)北飛歸故鄉(xiāng)。落落鵾雞鳴清池,歷經夏暑與秋霜。我今惆悵言難盡,漫漫煎熬春夜長。
雜詩十二首其十一賞析:
這首詩通過寫春景表達了一種猶豫徘徊、難以言說的感情?!按貉唷睉獣r而至,“邊雁”代謝北歸,“離鹍”涉暑經秋,它們都依時歸來,而詩人雖“我行未云遠”,但卻遲遲不得歸。詩中表現(xiàn)出“情人怨遙夜”般徹夜難眠的思念情懷。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 ,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云,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跡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后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后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閑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稑s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ā杜c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