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桃花全文(原文):
爭開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監(jiān),驚魚水濺橋。
蘇軾桃花全文翻譯(譯文):
桃園盛開不待葉子的生長,密密麻麻的花兒都看不見桃樹的枝條。
在桃樹旁邊觀看桃花,看到受驚的魚兒翻出水面讓水濺到了橋上。
蘇軾桃花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zhēng kāi bù dài yè , mì zhuì yù wú tiáo 。
bàng zhǎo rén kuī jiān , jīng yú shuǐ jiàn qiáo 。
蘇軾桃花賞析(鑒賞):
形容桃花開得燦爛,一片生機嫣然的樣子。
全詩無一“桃字”,無“嬌”“妖”之詞,卻寓繁于簡,將桃花三月之情之境描述得明麗奪人。有桃樹之姿,有花落清淺池塘,驚魚濺珠之奇之美。想像之奇、意象選擇之巧,詩意之簡約,之隱藏,詩的容量之大之廣,盡在此中。真?zhèn)€是絕妙之詩。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diào)往潁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zhí)政,新黨再度執(zhí)政,紹圣元年(1094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
紹圣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dāng)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里辦學(xué)堂,介學(xué)風(fēng),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xué)。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里的姜唐佐就舉鄉(xiāng)貢。為此蘇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比藗円恢卑烟K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徽宗即位后,蘇軾被調(diào)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復(fù)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屬江蘇)。葬于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五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臺鄉(xiāng)上瑞里。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贈蘇軾為太師,謚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