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貧士其二拼音版注音:
qī lì suì yún mù , yōng hè pù qián xuān 。
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
nán pǔ wú yí xiù , kū tiáo yíng běi yuán 。
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
qīng hú jué yú lì , kuī zào bù jiàn yān 。
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
shī shū sè zuò wài , rì zè bù huáng yán 。
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xián jū fēi chén è , qiè yǒu yùn jiàn yán 。
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見言。
hé yǐ wèi wú huái , lài gǔ duō cǐ xián 。
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詠貧士其二翻譯:
寒冷凄涼已歲末,裹衣曬暖在廊前。
南園不??墒巢?,枯萎枝條滿北園。
壺內未余一滴酒,灶爐不見有火煙。
詩書堆滿在身邊,過午腹饑沒空看。
我與孔丘困陳異,心中不免有怨言。
如何安慰我心情?幸賴古時多圣賢。
詠貧士其二賞析:
《詠貧士》是組詩,凡七首,各詩相對獨立,而又有分有合成一整體。一、二首為七首之綱,第一首寫自己高潔孤獨,抱窮歸隱;第二首敘自己貧困蕭索之狀和不平懷抱,而以“何以慰我懷,賴古多此賢”啟以下五首分詠歷代貧士操行妙理,第七首末云“誰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呼應二首之末,表達自己遠鑒前修,將固窮守節(jié)以紹高風的志向。
詠貧士七首這組詩大約作于晉。宋易代之交,是陶淵明晚年的詠懷之作。這些詩歌通過對古代貧士的歌詠,表現(xiàn)了詩人安貧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懷。
《詠貧士》七首在詩史上的意義極可注意,從詩體來看,它合阮籍《詠懷》與左思《詠史》于一體,鐘嶸謂陶詩“其源出于應璩,又協(xié)左思風力”,合《詠貧士》觀之,正可見建安正始之風由晉而宋之傳承。再以返觀陶潛它作,可見洵如朱熹所云,陶詩之平淡之下實有豪放,“但豪放得不覺來耳。”(《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因此這一類詩,正是解開陶詩與建安風骨關系的鑰匙。
從詩章組織看,組詩雖不起于陶,但如阮籍《詠懷》、左史《詠史》等,均各詩并列,是相近題材之組合。而《詠貧士》七首,有總有分,首尾呼應,脈絡貫通,將組詩形式推進到新的高度,啟后來杜甫《秋興八首》等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