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白居易)拼音版注音:
pǔ hàn yōu kuí jǐn , nóng hàn yōu hé shū 。
圃旱憂葵堇,農(nóng)旱憂禾菽。
rén gè yǒu suǒ sī , wǒ hàn yōu sōng zhú 。
人各有所私,我旱憂松竹。
sōng gān zhú jiāo sǐ , juàn juàn zài xīn mù 。
松干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sǎ yè gài qí gēn , jí shuǐ láo tóng pú 。
灑葉溉其根,汲水勞僮仆。
yóu yún hū dōng qǐ , liáng yǔ qī xiāng xù 。
油云忽東起,涼雨凄相續(xù)。
sì miàn xǐ gòu chén , rú tóu dé gào mù 。
似面洗垢塵,如頭得膏沐。
qiān kē xí xí rùn , wàn yè xīn xīn lǜ 。
千柯習(xí)習(xí)潤,萬葉欣欣綠。
qiān rì jiāo guàn gōng , bù rú yī mài mù 。
千日澆灌功,不如一霢霂。
fāng zhī zǎi shēng líng , hé yì huó cǎo mù 。
方知宰生靈,何異活草木。
suǒ yǐ shèng yǔ xián , tóng xīn tiáo yù zhú 。
所以圣與賢,同心調(diào)玉燭。
喜雨(白居易)翻譯:
葵堇:植物,主治 (子)風(fēng)濕寒痹,補腎明目;(葉)前癰腫毒瘡,下瘀血,止霍亂。
禾菽:谷類和豆類。
焦死:是指枯死;也指極言焦急。
眷眷:指反顧的樣子,依依不舍;一心一意。
汲水: 吸取水分;從下往上打水。
垢塵:是污垢、塵土。
膏沐:古代婦女潤發(fā)的油脂。
霢霂:小雨。
玉燭:1.謂四時之氣和暢。 形容太平盛世。 2.燭的美稱。 3.比喻目光。
喜雨(白居易)賞析: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chuàng)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qiáng)調(diào)和全力表現(xiàn),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jì),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jì)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庇纱丝梢钥闯?,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xiàn)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jì)、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xué)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倍脑姼柚鲝?,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chuàng)作而發(fā)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xiàn)出重寫實、尚通俗、強(qiáng)調(diào)諷喻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喻者,雖質(zhì)雖野,采而獎之?!保恕蹲h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喻,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nèi)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梁以來“嘲風(fēng)月、弄花草”的艷麗詩風(fēng)。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biāo)準(zhǔn)是:“其辭質(zhì)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于樂章歌曲也。”這里的“質(zhì)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qiáng)調(diào)了語言須質(zhì)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dá),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于入樂歌唱,才算達(dá)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chuàng)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wù);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睘闀r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dá)天聽,皇帝開壅蔽、達(dá)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