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百葉桃花拼音版注音:
bǎi yè shuāng táo wǎn gèng hóng , kuī chuāng yìng zhú jiàn líng lóng 。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yīng zhī shì shǐ guī tiān shàng , gù bàn xiān láng sù jìn zhōng 。
應(yīng)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題百葉桃花翻譯:
百葉桃的一枝連續(xù)雙朵桃花傍晚開得更紅,它們窺視著窗戶映照著翠竹顯現(xiàn)出更加精巧玲瓏。
尚書被侍史們簇擁著進入宮廷去了,只有百葉雙桃伴隨著我這郎官住宿在這官署之中。
題百葉桃花賞析:
此詩抒發(fā)作者遷吏部考功郎中知制誥,職務(wù)近樞要,得與朝事的愉快心情。桃花象征著春天。雙桃暗示韓愈身兼兩大重任,感覺到自己春天的來臨,只是人生四十以后晚了些。此詩說明,呼吁發(fā)揚儒學仁和思想的韓愈終于在四十歲之后,開始迎來了他人生中的春天,可以穿上緋紅官服且身兼雙職,只是還沒有完全實現(xiàn)理想,還有些寂寞罷了。巧妙的是,此詩用擬人化手法,以碧桃自述,更覺百葉桃花鮮紅明媚、體態(tài)玲瓏,活靈活現(xiàn),猶如桃仙美女玉立窗前。寫景抒情,不弱王右丞小詩。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卷三十云:首句“晚”字即呼起下連,第二愈淡愈艷,透出“晚更紅”。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jié)度推官,累官監(jiān)察御史。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