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運用恰當?shù)姆椒ɡ斫庀铝性~語的意思。
?。?)孜孜不倦:__________
(2)劫后余生:_________
答案:勤勉,不知疲倦?!?jīng)歷災難后幸存下來的生命。
本題解析:考查對詞語的理解。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出自《尚書·君陳》。
劫后余生:經(jīng)歷災難以后幸存下來的生命。
2.閱讀《一粒種子的承諾》,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簡要概括文章內(nèi)容。
文章寫了袁隆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克服重重困難,研究提高糧食單產(chǎn)的方法并取得成功。
本題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學生在解答此類型的題目時,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紹對象和主要事件,準確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從“在泥地里呆坐了許久,他回過神來,忍著悲憤,走進爛泥巴田里,深一腳淺一腳地尋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田埂邊的污泥里,他發(fā)現(xiàn)了半埋著的五根秧苗,就連泥帶根把它們抱回家,插在試驗盆里,悉心照料。沉重的打擊,絲毫沒有動搖袁隆平繼續(xù)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決心?!?、“如今,雜交水稻研究已經(jīng)過‘兩系法’,進入到‘超級雜交稻’階段。畝產(chǎn)量先后完成700公斤、800公斤的指標,向900公斤突破。”中可以看出主要寫袁隆平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克服重重困難,研究提高糧食單產(chǎn)的方法并取得成功。
3.查找資料能幫助我們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進而了解人物形象。例如,要弄明白第④段中畫線部分內(nèi)容的意思,以下最需要查找的一項資料是( )
A.關于布朗發(fā)出的“未來誰來養(yǎng)活中國”的相關資料。
B.關于大饑荒猶如洪水猛獸席卷中國大地的相關資料。
C.關于秧苗的來歷以及秧苗反復培育繁殖的相關資料。
D.關于當時的實驗田秧苗被拔光遭到破壞的相關資料。
答案:D
本題解析:考查對文章的理解。
結合文章“1968年春天到來了,他們的秧苗經(jīng)過反復繁殖,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兩分地的實驗田,秧苗插在7號田里。5月19日,星期天,袁隆平匆匆吃過早餐,騎上自行車去實驗田。來到田邊,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驚:昨天傍晚還好端端的秧苗,只過了一夜就全部被拔光了”來看是這一段的主要事件,從中描寫袁隆平面對水稻的研究客服重重困難,所以要弄明白第④段中畫線部分內(nèi)容的意思,以下最需要查找的一項資料是關于當時的實驗田秧苗被拔光遭到破壞的相關資料。
4.下面是三位同學閱讀了第④自然段后做的批注,你認為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渾身發(fā)抖,兩眼發(fā)直”是對袁隆平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出他悲傷的心情。
B.“連泥帶根把它們抱回家”中的“抱”字用得好,寫出了袁隆平對劫后余生的秧苗十分珍惜。
C.“沉重的打擊,絲毫沒有動搖袁隆平繼續(xù)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決心”,告訴我們袁隆平愛做研究。
答案:B
本題解析:考查對文章的理解。
A項,錯誤。結合“來到田邊,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驚:昨天傍晚還好端端的秧苗,只過了一夜就全部被拔光了,實驗田里布滿了亂七八糟的腳印?!笨梢钥闯觥皽喩戆l(fā)抖,兩眼發(fā)直”是對袁隆平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出他悲傷的心情。
C項,錯誤。
結合“袁隆平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樂觀而且自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依靠科技進步和國人的努力,中國人完全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可以看出“沉重的打擊,絲毫沒有動搖袁隆平繼續(xù)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決心”的說法錯誤,專心研究水稻是希望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中,推廣超級水稻能養(yǎng)活更多的中國人。
5.《一粒種子的承諾》第⑥自然段中袁隆平用數(shù)據(jù)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推廣超級水稻能養(yǎng)活更多的中國人。
本題解析:考查對文章的理解。
從“如果每年推廣種超級稻1億畝,每畝就算增產(chǎn)150公斤的話,一年就可以增產(chǎn)150億公斤吶。這相當于中國一個中等省的全年糧食產(chǎn)量,可以供養(yǎng)4000萬人口哩!”中可以看出觀點是推廣超級水稻能養(yǎng)活更多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