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拼音版注音:
xīn yuè qū rú méi , wèi yǒu tuán luán yì 。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tuán)圞意。
hóng dòu bù kān kàn , mǎn yǎn xiāng sī lèi 。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zhōng rì pī táo ráng , rén zài xīn ér lǐ 。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
liǎng duǒ gé qiáng huā , zǎo wǎn chéng lián lǐ 。
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翻譯:
新月彎彎如眉毛,沒有圓的意思。不忍心看紅豆,滿眼都是相思淚。
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殼中一樣嵌在我心中。兩朵隔墻相望的花,早晚會結(jié)成連理枝。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賞析:
上闋以“傳情入景”之筆,抒發(fā)男女間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筆法,賦予視野中的客觀景象以強(qiáng)烈的主觀情感,使天邊新月、枝上紅豆都染上別離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團(tuán)圞意”,明為寫月,實則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兒因不見團(tuán)聚而雙眉緊蹙,郁悶不歡的愁苦之態(tài)?!凹t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離人的眼里卻是貯滿了憂傷,令人見之落淚。一彎新月,數(shù)枝紅豆,詞人擷取傳統(tǒng)的寄寓人間悲歡離合、別離思念之情的兩種意象,正表達(dá)出對愛人的無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內(nèi)容而言,下闋為上闋之順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著微妙的差異。如果說上闋中寫相思還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著還比較虛幻,詞中的情緒基調(diào)也是一種充滿殘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闋中的情感就相對地落到了實處,詞中流露著的、是充滿希冀的向上的基凋?!敖K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一語雙關(guān),看似百無聊賴的行為,正寄托著主人公對心上人絲絲縷縷的情愛和日復(fù)一日的期盼。“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更表明對愛情的充滿信心,盡管花阡兩朵,一“墻”相隔,但相愛的人兒終將沖破阻礙,喜結(jié)連理。整首詞寫得情致深長,淋漓沉至。
這首詞在藝術(sh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極其自然地運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吳歌“子夜體”,以下句釋上句,托物抒情,論詞家評曰:“妍詞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遺意。五代詞中希見之品。”
牛希濟(jì)[約公元九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隴西(今甘肅)人,牛嶠之侄。生卒年均不詳,約后梁太祖乾化中前后在世。仕蜀為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公元九二五年),蜀亡,降于后唐。
明宗拜為雍州節(jié)度副使?;ㄩg詞稱牛學(xué)士,希濟(jì)所作詞,今存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均清新自然,無雕琢氣。今有王國維輯《牛中丞詞》一卷。
牛希濟(jì)以詞著名。今存其詞14首,收于《花間集》及《唐五代詞》。他和牛嶠雖是侄叔,詞的內(nèi)容也多寫相思離別,但風(fēng)格卻不相同。牛嶠詞艷麗,牛希濟(jì)則尚自然,近于韋莊。
其名篇《臨江仙》詠巫山十二峰,下闋寫道:“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鼻逶~綿麗,憑吊凄愴,歷來稱道?!渡樽印贰按荷綗熡铡?,寫情人清晨戀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含蓄情長,傳為名句。他如《臨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酒泉子》“枕轉(zhuǎn)簟涼”等,都清新少雕琢;《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更具有民歌風(fēng)味。其事跡見《十國春秋·前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