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讀書樂·春拼音版注音:
shān guāng zhào jiàn shuǐ rào láng , wǔ yú guī yǒng chūn fēng xiāng 。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hǎo niǎo zhī tóu yì péng yǒu , luò huā shuǐ miàn jiē wén zhāng 。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cuō tuó mò qiǎn sháo guāng lǎo , rén shēng wéi yǒu dú shū hǎo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dú shū zhī lè lè hé rú , lǜ mǎn chuāng qián cǎo bù chú 。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四時讀書樂·春翻譯:
陽光照在堂外的欄桿,流水淙淙繞著長廊流過,乘涼歸來的人們,沐浴著春風送來花香,一邊走一邊吟唱著詩歌。停在枝頭的鳥兒,那是伴我讀書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啟發(fā)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時讀書樂·春賞析:
翁森(生卒年不詳),字秀卿,號一瓢,今浙江仙居縣雙廟鄉(xiāng)下支村人,南宋詩人,活動于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生平事跡不詳。
南宋滅亡后,翁森立志不再做官,隱居教授。元至元年間,建安洲書院于縣東南二十五里得崇教里(翁的居所),以朱熹白鹿洞學規(guī)為訓,堅持以儒術(shù)教化鄉(xiāng)人。從學者先后達八百多人。元代廢科舉,鄉(xiāng)里人甚少攻讀,學風日下,本縣地處窮僻,文化尤其日衰,經(jīng)翁森的力挽,耕讀之風又“彬彬稱盛”。翰林學士陳剛中曾為之作《安洲鄉(xiāng)學記》。
至元二十四年(1287),道士翁道全于縣東南三十五里建葆真書院,翁森為之作記,所著有《一瓢稿》。內(nèi)《四時讀書樂》一文,膾炙人口,被選編入民國時期的初中國文課本。墓在下支村下翁山。清道光十四年(1888)秀才王玉、王鶴年重修,程章作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