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前后臣子盟檄后拼音版注音:
sǐ yì wū kě yǐ , dān xīn chǎn dà yóu 。
死亦烏可已,丹心闡大猷。
gōng chéng fù mǔ jiāo , yòng jiǎn guó jiā chóu 。
恭承父母教,用剪國家仇。
rì pò sì zhōu yè , tiān kāi liù mù qiū 。
日破四洲夜,天開六幕秋。
zhōng dāng jiàn xíng shì , bù yǔ shì tóng liú 。
終當(dāng)見行事,不與世同流。
書前后臣子盟檄后注釋:
丹心:赤心;忠心。例 :碧血——。
大猷:謂治國大道。
書前后臣子盟檄后賞析:
鄭思肖(1241年—1318年),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道教詞語)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xué)上舍生應(yīng)博學(xué)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xiàn)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
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無根的蘭花,寓意南宋失去國土根基。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當(dāng)元軍大舉南下時,鄭思肖到臨安(今杭州)叩宮門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權(quán)誤國,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國威,抵抗元軍。因言辭激烈,上書被扣壓,未予上報(bào)。
南宋滅亡后,鄭思肖學(xué)習(xí)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統(tǒng)治,自稱“孤臣”。因肖是趙(趙是宋的國姓)的構(gòu)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號憶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懷念趙宋的意思。鄭思肖把居室題額為“本穴世家”,如
將“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間,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對宋的忠誠。
鄭思肖原與宋宗室、著名畫家趙孟頫交往較多。后趙降元并任官。鄭思肖即與之絕交。鄭思肖擅畫蘭,宋亡后,所畫蘭均無土和根,因土地已淪喪于異族。無從扎根。當(dāng)時一些權(quán)貴向他索要畫蘭,尤靳不與。庸人孺子頗契其意者,則反與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脅以賦役取。先生怒曰:“頭可斷,蘭不可畫!”他每逢歲時伏臘,望南野哭而再拜。鄭思肖喜佛老教,工畫蘭,疎花簡葉,不求甚工,畫成即毀之,絕不輕易隨便給予他人,所以他能存世至今畫的蘭花極其少,現(xiàn)存《墨蘭圖卷》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墨蘭圖》藏于美國耶魯大學(xué)藝術(shù)陳列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