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奔書懷拼音版注音:
yáo yè hé màn màn , kōng gē bái shí làn 。
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
níng qī wèi kuāng qí , chén píng zhōng zuǒ hàn 。
寧戚未匡齊,陳平終佐漢。
chán qiāng sǎo hé luò , zhí gē hóng gōu bàn 。
欃槍掃河洛,直割鴻溝半。
lì shǔ fāng wèi qiān , yún léi lǚ duō nán 。
歷數(shù)方未遷,云雷屢多難。
tiān rén bǐng máo yuè , hǔ zhú guāng fān hàn 。
天人秉旄鉞,虎竹光藩翰。
shì bǐ huáng jīn tái , chuán shāng qīng yù àn 。
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
bù yīn qiū fēng qǐ , zì yǒu sī guī tàn 。
不因秋風起,自有思歸嘆。
zhǔ jiàng dòng chán yí , wáng shī hū lí pàn 。
主將動讒疑,王師忽離叛。
zì lái bái shā shàng , gǔ zào dān yáng àn 。
自來白沙上,鼓噪丹陽岸。
bīn yù rú fú yún , cóng fēng gè xiāo sàn 。
賓御如浮云,從風各消散。
zhōu zhōng zhǐ kě jū , chéng shàng hái zhēng biāo 。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爂。
cǎo cǎo chū jìn guān , háng háng mèi qián suàn 。
草草出近關,行行昧前算。
nán bēn jù xīng huǒ , běi kòu wú yá pàn 。
南奔劇星火,北寇無涯畔。
gù fá qī bǎo biān , liú lián dào bàng wán 。
顧乏七寶鞭,留連道傍玩。
tài bái yè shí mǎo , cháng hóng rì zhōng guàn 。
太白夜食昴,長虹日中貫。
qín zhào xīng tiān bīng , máng máng jiǔ zhōu luàn 。
秦趙興天兵,茫茫九州亂。
gǎn yù míng zhǔ ēn , pō gāo zǔ tì yán 。
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
guò jiāng shì liú shuǐ , zhì zài qīng zhōng yuán 。
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bá jiàn jī qián zhù , bēi gē nán zhòng lùn 。
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
南奔書懷翻譯:
長夜何其漫漫,徒然高歌著《白石爛》。
寧戚未做齊臣時是個商販,陳平最終作了漢朝大官。
彗星橫掃河洛地區(qū),想以鴻溝為界把天下分成兩半。
大唐氣數(shù)未盡,眼下還多災多難。
永王執(zhí)掌著節(jié)旄,兵符在手是國家的靠山。
我為他起草文書如登上黃金臺,美酒滿杯佳肴滿案。
并非因為秋風已起,我早有歸山之念。
主將之間互相猜疑,永王的大軍忽然離散。
自從來到白沙洲上,丹陽岸邊鼓噪而行。
賓客衛(wèi)士如浮云,聞風各自消散。
城上被砍斷的手指可捧,城上用人骨燒飯。
匆匆逃出關隘,進退維谷沒有成算。
形勢緊急南奔,北兵勢大無邊無沿。
環(huán)顧沒有七寶鞭可留,道邊把追兵拖延。
太白星夜里吞昴,大白天長虹又把日貫。
秦趙相戰(zhàn)兄弟相爭,茫茫天下從此大亂。
幸遇明主知遇之恩,仰慕祖逖當年的誓言。
過江時對著流水發(fā)誓,此去定要恢復中原。
拔劍砍向前面的柱子,悲歌不已難以重言。
南奔書懷賞析:
全詩以撫時念危、憂國傷亂為主脈,共分三個層次,在敘述自己入幕前后的經歷中,表露了作者孜孜不倦的思想追求。
第一層,從開頭到“自有思歸嘆”,寫詩人渴望從政匡濟的夙志,和成為永王幕賓之后動搖不定的思緒。李白生活的年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特殊歷史階段。唐帝國的昌盛繁榮催發(fā)他產生了高度的自信力和宏偉的政治抱負。憑借個人的才能,他選擇了不同于一般士子通過科考做官的道路,力求由隱而仕,走“終南捷徑”。他的希望與日趨黑暗的現(xiàn)實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天寶年間,長安三載的為宦生活使他目睹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朽與兇殘,體會到政治迫害的冷酷無情。他帶著痛苦的精神創(chuàng)傷和全身避禍的念頭再度南北漫游,以尋求新的出路。然而,個人的不幸沒能完全冷卻他的報國熱情,“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火焰仍在胸中燃燒。作品開篇寥寥四句,便把詩人這種復雜微妙的心態(tài),含蓄曲折地表現(xiàn)出來。寧戚、陳平是歷史上齊桓公和劉邦的輔弼大臣,對安邦治國皆有所建樹。不過寧戚未仕之前,為待明君而輔甘愿隱遁山林,以“飯牛”為業(yè),自得其樂。陳平求官之后,幾易其主,先投魏王咎做太仆,后從項羽入關征戰(zhàn),均因難展襟抱又依劉邦,終算找到了滿意的歸宿。李白借典詠志,委婉吐情。言外之意是說,自己雖浪跡天涯也不忘懷國運民生,一旦遇到明主就能為之籌謀獻策,實現(xiàn)經世濟民的偉抱。安史叛亂,國難當頭,身為一介布衣的詩人始終在密切地關注著時局的變化?!皺贅尅彼木湓娙艘怨糯窍蟆素灾畬W發(fā)表了對形勢的看法。他認為,中原上空出現(xiàn)了慧星,它的長尾橫貫河北、河南之區(qū)。這恰是安祿山叛軍鐵蹄蹂躪廣大北方,割據(jù)兩河大半土地,進行稱雄作亂的標記。盡管帝國江山遇到了深重的災難,但是,天道沒有變,國祚不可搖撼。這里,讀者透過天人感應神密色彩的薄霧,足可領悟到詩人憂國的焦慮,對復興的渴望。基于此,即不難理解和評價李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的事情。璘是玄宗第十六子,他奉乃父于逃蜀途中所下“制置”之詔,以抗戰(zhàn)平亂為號召,大張旗鼓經營長江流域。當其水師開赴九江,棲身廬山的李白,在“辟書三至”(《與賈少公書》)的邀請下,出于“為君談笑靜胡沙”之志,于是下山充任幕佐。詩歌“天人”二句就流露出歡欣鼓舞、樂觀自豪的情緒?!疤烊恕敝赣劳醐U。李白相信,這位光彩照人的大王充任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jié)度使,仗鉞秉旄,發(fā)號施令,指揮三軍,便能給統(tǒng)轄之地帶來“春日遙看五色光”(《永王東巡歌》其三)的希望,讓人久盼的太平景象指日可待了。“侍筆”兩句寫詩人初做幕僚的得意之態(tài)。他受到永王的禮遇,博得府主的厚愛,不能不感恩圖報。他的同期詩作《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把自己赴永王軍宴視為“如登黃金臺”,感到很榮耀。他激勵同僚:“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所冀旄頭滅,功成追魯連”。功成身退是李白的人生追求,他來永王幕府也不例外??墒菦]多久他的思想出現(xiàn)了新的矛盾,“不因”二句是問題的明證。導致他思想轉變的根由是什么恐怕一時難以定評。就斗爭形勢考查,永王奉詔赴鎮(zhèn)是在玄宗得知太子李亨即位靈武之前,待玄宗禪位,永王至江陵召募數(shù)萬將土之后,肅宗與永王的沖突才逐漸公開化。李白對統(tǒng)治集團內部明爭暗斗缺乏了解,以為“永王正月(肅宗至德二年)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隨著肅宗兄弟斗爭的激化,李白看清了問題的真象,他不愿違背下山報國的初衷,打算退隱,這是含情入理的。當然也不排斥另說,認為永王辟聘李白僅為籠絡人心,而非用其經綸之才。不然,李白入幕不久就不會產生“徒塵黍幕府,終無能為”(《與賈少公書》)的嘆息。不管哪種因素起作用,歸根到底還是統(tǒng)治者的昏聵自私葬送了詩人,使他不能為慘遭禍辱的祖國和人民奉獻自己的才智和忠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