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其十二全文: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云閑。
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長嘆息。冥棲巖石間。
古風其十二全文翻譯:
松柏生性孤直,難以像桃李花一樣討好人。高風亮節(jié)的嚴子陵,便隱居垂釣在滄海之間。他像客星一樣隱居不仕,其心與浮云一樣閑遠。他向萬乘之君長揖而去,辭官不做,回到富春山過隱居的生活。此舉如清風飄翔萬里,吹拂四面,人們深感遏然高不可攀。他令人嘆息不已,我將要像他那樣到富春山隱居。
古風其十二字詞句解釋:
松柏:常綠喬木,喜溫抗寒,對土壤酸堿度適應性強,廣泛分布于我國華北南部及華東地區(qū),亦常用作園林作觀賞樹種。
孤直:1.孤高耿直。2.形容松竹之類的姿態(tài)高而挺直。
桃李:1.桃花和李花;2.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昭昭:指明亮;光明。
滄波:碧波。
長揖:古代交際禮儀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即拱手高舉,處上而下(雙手抱拳舉過頭頂,鞠躬)。
富春山:泛指富春江沿岸的群山,并非特指某座山。
邈然:遙遠貌。
古風其十二全文拼音版注釋:
sōng bǎi běn gū zhí 。 nán wéi táo lǐ yán 。
zhāo zhāo yán zǐ líng 。 chuí diào cāng bō jiān 。
shēn jiāng kè xīng yǐn 。 xīn yǔ fú yún xián 。
cháng yī wàn shèng jūn 。 huán guī fù chūn shān 。
qīng fēng sǎ liù hé 。 miǎo rán bù kě pān 。
shǐ wǒ cháng tàn xī 。 míng qī yán shí jiān 。
古風其十二賞析(鑒賞):
此篇詠歷史人物嚴光。嚴光本姓莊一避東漢明帝劉莊諱,改為嚴,一名遵,字子陵,會稽馀姚(今浙江馀姚)人。據(jù)《后漢書》本傳載,他少有高名,曾與后漢開國皇帝劉秀(光武帝)同學交好,光武即位后,隱居避世。光武思念其賢能,下令訪求。時有齊國上奏,說有一人身披羊裘,垂釣于澤中。訪之果是嚴光。三次迎請方至,仍不能說服其出仕。以后又召請入宮,暢敘舊交,與帝同臥,嚴光以腳加于帝腹。次日,太史奏天象,說客星犯帝座甚急。光武笑道:“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卑葜G議大夫,不就,退隱富春山,后人名其垂釣處為嚴陵灘。灘在今富春江上游相廬縣境。
李白集中有在杭州作的詩(《杭州送裴大澤,時赴廬州長史》),杭州貼近富春江,僅一箭之路;王琦編李白集,從《咸淳臨安志》輯出《普照寺》一首,收入《詩文補遺》;普照寺在富陽縣城郊,正是嚴子陵隱居的富春江邊。此詩蘇軾認為是后人偽作,但無實據(jù)。即使是偽作,李白天寶間曾與吳筠同隱剡中,以后又于天寶末年再度至剡中,越地山水到處有他的游蹤和題詠,又曾在今浙江與安徽南部間幾度往返,富春江必是游程所經(jīng)。嚴子陵釣臺這樣的勝跡他是不會放過的,因此他對嚴子陵及其隱居處有親切的形象感受。李白集無編年本(近人詹瑛等已纂成編年集待刊,但要求精確的編年恐極不易),照此詩“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的無限崇仰之意,當可推斷為待詔翰林被放還以后之作。他的追慕嚴子陵而“長嘆息”,顯然是出于宮廷生活中受排擠和侮弄的體驗的反思之聲,和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心態(tài)還密切呼應的。他也曾受玄宗所親切接待,也終于被放還,“客星”、“浮云”不僅是歌詠視功名為敝屣的嚴子陵,何嘗不是他的自況!
從大文化的背景來看,中國歷來的知識分子都是和權(quán)力相結(jié)合的,甚至做隱士也是追求與權(quán)力結(jié)合的所謂“終南捷徑”。誠如魯迅所說,求官與求隱本屬一途。與權(quán)力掌握者割不斷聯(lián)系,即權(quán)力依附,是歷來知識分子的基本心態(tài),所以杜甫式的“每飯不忘君”被當作楷模,普遍受到稱賞,就因為彼此心態(tài)相同。像李白那樣不愿依附權(quán)貴、要求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的詩人,不僅在唐代,整個封建時代也并不多。雖然即使如李白,晚年仍入永王李璘幕中,切不斷對權(quán)貴的依附,現(xiàn)實規(guī)定知識分子的命運和心理定勢之不可違拗如此!但從李白的行為、詩歌看他的內(nèi)心追求,是對人格獨立有強烈的向往。想追求而追求不到,不但社會環(huán)境迫使他追求不到,而且他自己本人也不免動搖,這是莫大的悲劇。因此在詠嘆嚴子陵時,就充溢著詩人的悲劇情緒。詩的沉厚的骨力就是從這種悲劇感情來的。用現(xiàn)代語言說,它透現(xiàn)著詩人李白的人格力量。明人徐楨卿評此詩云:“此篇蓋有慕乎子陵之高尚也?!保鞴迄i刊本《李太白文集》引),只看到詩面的意義而不觸及詩人“有慕乎子陵”的內(nèi)心騷動;邢昉評此篇“氣體高妙獨步”(《唐風定》)而不能揭示“氣體高妙”之由來;前者失之于皮相,后者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開頭“松柏”兩句是興,中四聯(lián)是賦,末句“冥棲巖石間”與首句“松柏”相呼應,結(jié)構(gòu)精嚴,無懈可擊。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nèi)容與藝術(shù)的完美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