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公池鵝拼音版注音:
fáng xiàng xī tíng é yī qún , mián shā fàn pǔ bái yú yún 。
房相西亭鵝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yīng huí shǒu , wèi bào lóng suí wáng yòu jūn 。
鳳凰池上應(yīng)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得房公池鵝翻譯:
房相西亭有一群鵝,睡在沙灘上比云都還白。
鳳凰池上答應(yīng)再看看,為報籠隨王右軍。
得房公池鵝賞析:
大詩人杜甫說自己「七歲作大字」,可見他從小就喜歡書法。他喜歡鵝,讀過「舟前小鵝兒」的人,都會覺得他真的是愛鵝成癡了。 一個既愛鵝又愛書法的詩人,如果詩中不寫到另一個愛鵝的王羲之,那才怪呢! 房管和杜甫是好朋友。公元七五七年,房管被肅宗皇帝從宰相的位子罷免時,當(dāng)時擔(dān)任左拾遺的杜甫曾冒著生命的危險,上書救他,結(jié)果沒幫上忙,又觸怒了皇帝,自己也被放逐,后來甚至丟了官。
公元七六○年房管當(dāng)了漢州刺史。據(jù)說,詩中所說的房相西池,就是房管在那時候挖出來的,所以又稱房公池,或房公湖。公元七六三年,房管又被提拔回京城擔(dān)任刑部尚書,杜甫聽到消息,就趕到漢州,可惜房管已經(jīng)離開了。
這首詩和另一首「舟前小鵝兒」,就是這段時期游房公池寫的。由於房管曾當(dāng)過宰相,他是詩人心目中永遠(yuǎn)的宰相,所以,還是以「房相」來稱他所鑿的池。而生長在房相西池的鵝群,也就顯得特別美好了--宰相家養(yǎng)著美麗的白鵝,要是普通人,有機會欣賞已經(jīng)很滿足了。
但是杜甫不一樣,看了心里喜歡,就要想法子去「得」到「房公」「池」子里的「鵝」。好不容易得到了鵝,當(dāng)然得意,但又怕房宰相反悔,因而自比王羲之,以幽默的語氣說,既然已經(jīng)把鵝兒送給最偉大的書法家,那就請山陰道士(暗指房管)大方點,別再后悔了。 送鵝的房宰相,接到這首詩時,說不定會笑說杜甫「得了便宜又賣乖」?--但在一千多年后,房公和他的鵝,竟因杜甫的詩而永遠(yuǎn)活在人們的心中(林鴻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fēng)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fēng)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zhǔn)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fēng)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dāng)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律詩在杜詩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詩的成就,首先在于擴大了律詩的表現(xiàn)范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yīng)酬、詠懷、羈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用律詩寫時事,字?jǐn)?shù)和格律都受限制,難度更大,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