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兒(朱慶馀)拼音版注音:
zhēng zhēng xiàng wǎn jí huán xī , zhuó biàn tíng huái wèi kěn guī 。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
zhōng rì yǔ jūn chú dù hài , mò xián wú shì bù pín fēi 。
終日與君除蠹害,莫嫌無事不頻飛。
啄木兒(朱慶馀)翻譯:
啄木頭的聲音一會急促一會稀疏,把庭院的樹都弄了個遍還舍不得回去。
雖然每天都看著沒事到處飛,實際上可是到處飛在幫著捉蟲子呢。
啄木兒(朱慶馀)賞析: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喜老莊之道。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
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jù)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庇谑侵鞈c馀聲名大震。
在唐代,大凡參加進士考試的,有一個雖不成文但卻頗為實用的風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試前往往憑著某位很有聲望的人士引薦,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關(guān)注,從而順利取得功名。當時流行著的所謂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過有關(guān)得力人士的揄揚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個并不怎么好的社會風氣下的產(chǎn)物;雖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卻也不在少數(shù)。
這里要講述的主人公委實是有真才實學的,他的詩作還被收入著名的詩歌選本《唐詩三百首》,然而,這作者的名字卻是一個令人惶惑的謎。有說他名朱慶余,字可久的;②有說他名可久,字慶余,且以字行的;③當然,也有稱“《唐書》作朱慶”的。④如今,我們就根據(jù)通行說法,稱他“名朱可久,字慶余,以字行”當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來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貫也有多種說法,有說他是浙江人,也有說他是福建人的;但我們從跟朱氏同時的詩人張籍、姚合等人的詩里看出,他當屬浙江人無疑。
在厘清這些看似題外的話之后,我們現(xiàn)在便可以“直奔主題”了。正在京城趕考的考生朱慶余跟著名詩人張籍有幸邂逅,兩人在交談后,張對朱的才學很是欣賞,遂讓朱把新近所寫的作品加上舊作一起拿來給他。朱從書囊中搜索出26篇詩文呈給張,張把它們放在自己懷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緊接著,張就對同僚們極力贊揚朱。由于張當時在社會上已有著很高的聲望,許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繕寫過來以便讓自己吟誦;這好似現(xiàn)在人們購買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勁頭兒。因此,朱的名聲剎那間便大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