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yīng)元拼音版注音:
shí xī jiǔ zhù sī duān wǔ , guǎn yì lóu qián kàn fā jī 。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pí gǔ dòng shí léi yǐn yǐn , shòu tóu líng chù xuě wēi wēi 。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chōng bō tū chū rén qí hàn , yuè làng zhēng xiān niǎo tuì fēi 。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xiàng dào shì lóng gāng bù xìn , guǒ rán duó dé jǐn biāo guī 。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biāo)歸。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yīng)元翻譯: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jié)的場景,在驛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著的浪花與飛鳥爭先恐后。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標(biāo)歸來。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yīng)元賞析:
《競渡詩》描繪了端午時節(jié)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fā)的動人場景。
頷聯(lián)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lián)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
詩中表面描繪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諷刺阿諛奉承的小人。萬事都有改變的可能,開始風(fēng)光的不一定始終風(fēng)光,做人不能見風(fēng)使舵,而要腳踏實地。
盧肇(818(戊戌年)—882)字子發(fā),江西新余市分宜縣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后并未介入當(dāng)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唐]字子發(fā),袁州人(今江西新余分宜)。在唐武宗李炎會昌三年(八四三)狀元及第,咸通歙州刺史。有奇才,以文翰知名。精小學(xué),工畫札,尤善撥鐙法。林蘊從之學(xué)書。肇謂曰:“子學(xué)吾書,但求其力耳。吾昔授教于韓吏部,其法曰,撥鐙。今將授子,子勿亡傳、推、拖、捻、拽、是也。”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嘗撰并正書唐定州文宣王廟記?!督鹗?、唐書·藝文志、木蘊撥鐙法序、書史會要》
盧肇是宜春縣文標(biāo)鄉(xiāng)人,他老家的具體所在地在今新余市分宜的楊橋鄉(xiāng)觀光村(分宜在宋朝時才劃原宜春縣的文標(biāo)等八鄉(xiāng)立分宜縣,分宜縣后劃歸新余)。現(xiàn)該村有狀元橋,在暮云(木葉)坳還有盧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
盧肇政事之余,勤于筆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散文《李謩》,有《文標(biāo)集》、《屆堂龜鑒》、《盧子史錄》、《逸史》、《愈風(fēng)集》、《大統(tǒng)賦注》等等一百幾十卷。盧的詩文,才智,特別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議》,著術(shù)中比較著名的是《漢堤詩》、《海潮賦》、《天河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