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曲·閨怨拼音版注音:
qiè shēn huǐ zuò shāng rén fù , qiè mìng dāng féng bó xìng fū 。
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dāng)逢薄幸夫。
bié shí zhǐ shuō dào dōng wú , sān zǎi yú , què dé guǎng zhōu shū 。
別時只說到東吳,三載余,卻得廣州書。
陽春曲·閨怨翻譯:
我真后悔嫁給商人為妻,偏又命運不好,逢上了負心的郎,臨走時,說是到東吳去。三年過后,卻從廣州寄來了信。
陽春曲·閨怨賞析:
這首小令從唐女子劉采春《啰唝曲》“那年離別日,只道往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的絕句脫化,也穿插了《啰唝曲》“莫作商人婦”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的意境。但較原詩來看,“閨怨”的含意更為顯豁。“悔作”、“當(dāng)逢”,口吻如生,表現(xiàn)出散曲小令開門見山的直露本色。
徐再思改詩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為了化含蓄為顯露,當(dāng)然也有別的因素。原詩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廬”。曲中改成了“別時只說到東吳”。這也說明曲作者不是簡單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據(jù)元代的實際情形更改了“閨怨”的細節(jié)。
該曲擬閨中婦人的口吻,宣泄離愁別恨,是古文人筆底的常用題材。這小令起首兩句“妾身”、“妾命”,連用兩 個“妾”字打頭,有意不避重復(fù),起到了一嘆再嘆的藝術(shù)效果。后三旬寫了男子的行程、下落多變,更增添了離 愁。古代行旅不易,男子外出做事往往與女子長期離別,音訊又難通,常落得“薄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