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人吳可認為“風驚夜來雨”中“‘驚’字甚奇”,請作具體分析。
“驚”字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描寫了高樹宿雨,經(jīng)曉風一吹,仿佛受驚而灑落的情景,真是把小雨點寫活了;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心境的寧靜愉悅;情趣盎然,堪稱奇妙。
二、結合《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全詩,談談你對“偶此成賓主”一句的理解。
雨后北池如好客主人,向清晨獨步造訪的詩人捧出清新明麗之景,使他獲得心靈的慰藉。詩人的清閑與北池的清境彼此投合,有如賓主相得;詩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為景中的人物。詩句正是詩人主觀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詩的景物描寫更增加了活力。
三、《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中三、四句承一、二句進一步寫愚池景物,構思奇特。宋人吳可認為“‘驚’字甚奇”(《藏海詩話》),請分析一下這個“驚”字的妙處。
夜雨乍晴,沾在樹葉上的雨點經(jīng)風一吹,仿佛因受驚而灑落,奇妙生動,一個“驚”字真是把小雨點寫活了。
四、結合《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全詩,談談你對“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的理解。
末二句,詩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為景中的人物。佳景當前,正好遇上詩人今天心情舒暢,獨步無侶,景物與我,彼此投合,有如賓主相得。
五、《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歷來被傳誦的名句是三、四句,這兩句寫景構思比較奇特,請試作簡要分析。
“高樹臨清池”,不說池旁有高樹,而說高樹下臨清池,是突出高樹。一個“臨”字,化靜為動,由于池水上漲,塘面愈加開闊,那高大的樹仿佛與清池靠得更近了?!帮L驚夜來雨”句中的“驚”字用得好,夜雨乍晴,沾滿在樹葉上的雨點,經(jīng)風一吹,仿佛因受驚而灑落,奇妙生動,真是把小雨點也寫活了。
六、下列對《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這首詩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C)
A.起首兩句,通過形象地描寫雨后愚池的景物,來點明天氣和時間,呼應詩題中的“雨后曉行”。
B.末兩句詩人用一個“適”字,又用一個“偶”字,富有深意。它說明詩人也并非總是那么閑適和舒暢的。
C.讀這首詩,就宛如欣賞一幅池旁山村高樹、雨后云散日出的圖畫,畫面開闊,色彩明朗和諧。雖只有靜景描寫,卻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D.詩中所抒發(fā)的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態(tài)與怡然自得的情緒,與詩人所描寫的景和諧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