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郡歸洛陽寄友人全文(原文):
遠謫年猶少,初歸鬢已衰。
門閑故吏去,室靜老僧期。
不見蜘蛛集,頻為佝僂欺。
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聽者竟為誰。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全文翻譯(譯文):
我當年被貶他鄉(xiāng)的時候尚且還年輕,剛剛歸來故鄉(xiāng)之時兩鬢已經(jīng)斑白。我的門庭已經(jīng)稀落,以前服侍我的老部下都已經(jīng)離去,屋子里幽靜安定,這種情況正是我這老僧所期待的。
我沒有看到屋中有蜘蛛聚集的吉祥的跡象,而我的身體卻頻頻被這佝僂病所欺擾。針尖已經(jīng)不再鋒利,卻還沒有出口袋,天氣十分嚴寒,即使鄒衍吹律也不能“暖氣寒谷”。
我淪落失意但內(nèi)心仍在,一生中也有幾個知己。在夜深之后唱起商歌,聽的人又會有誰呢?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yuǎn zhé nián yóu shào , chū guī bìn yǐ shuāi 。
mén xián gù lì qù , shì jìng lǎo sēng qī 。
bù jiàn zhī zhū jí , pín wéi gōu lóu qī 。
yǐng wēi náng wèi chū , hán shèn gǔ nán chuī 。
huò luò wéi xīn zài , píng shēng yǒu jǐ zhī 。
shāng gē yè shēn hòu , tīng zhě jìng wèi shuí 。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賞析(鑒賞):
劉禹錫,其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其父、祖均為小官僚,父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并在那里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他很小就開始學習儒家經(jīng)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熏陶指點。
貞元六年(790年)十九歲前后,劉禹錫游學長安,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
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兩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釋褐為太子校書,不久丁憂居家。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節(jié)度使兼任徐泗濠節(jié)度,辟劉禹錫為掌書記。后隨杜佑回揚州,居幕期間代杜佑撰表狀甚多。
貞元十八年(802年),調(diào)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jiān)察御史。當時,韓愈、柳宗元均在御史臺任職,三人結(jié)為好友,過從甚密。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閱讀答案(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二、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BD)
A.第一、二句,以“遠謫”對“初歸”,遠謫時的年輕人,歸來時已變成了鬢發(fā)蒼蒼的老人,反映詩人這些年來仕途的坎坷與人生的悲辛。
B.第三、四句,描寫了故吏離去、門庭冷落與內(nèi)室寧靜、邀約老僧兩個情景,反映詩人因世情冷漠而心灰意冷,便借學禪問佛來尋求寄托。
C.第五句以“不見”寫出詩人一直難遇好事的失意,第六句以“欺”字寫出詩人身形佝僂、行動不便的窘?jīng)r,兩句表現(xiàn)詩人的落魄、衰老。
D.第七句反用毛遂自薦的典故,說自己才學疏淺、未能“脫穎而出”,這是自卑、自責之語;第八句用難以吹走的嚴寒,暗示內(nèi)心的悲涼。
E.全詩緊扣題目展開,先由“罷郡歸洛陽”之事起筆,接著寫自己歸來后的真實境況和切身感受以“寄友人”,于娓娓傾訴中貫注了真情。
一、最后四句表達了詩人哪些復(fù)雜的思想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被貶后的失意。(結(jié)合“濩落”一詞注釋簡析。)
?。?)失意卻初心不改的堅持。(結(jié)合“濩落唯心在”簡析。)
?。?)有知己的安慰。(結(jié)合“平生有己知”簡析。)
?。?)對施展才華的渴望。(結(jié)合“商歌夜深后,聽者竟為誰?”簡析。)
(5)無人賞識的惆悵、遺憾和憂憤之情。(結(jié)合“商歌夜深后,聽者竟為誰?”簡析。)